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欢迎您!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提示:四大低价套路专坑消费者

作者:wyd    来源:wnlfg    发布时间:2025-05-24 13:43:52    浏览量:95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2022年春节日益临近,中国者协专坑商场、消费消费超市、布春旅行社、节消电商平台等经营者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费提优惠活动,其中,套路最直观、中国者协专坑最普遍的消费消费活动方式就是降价促销。但低价并不等于实惠,布春一些不法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机,节消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费提甚至欺骗消费者。套路1月20日,中国者协专坑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整理了近年来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消费消费几种低价套路,发布消费提示,布春帮助消费者“避坑”。

套路一:低价“问题”食品安全风险高

中消协曾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活动,发现存在一些“山寨”食品和“三无”食品大多使用不明原料,生产过程也不规范,食品安全难以保障。近日,有媒体发现个别速冻食品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销售的猪肉水饺中添加鸡肉,肉丸产品中添加鸡脖泥、鸡架泥等行为,且并未在包装上注明。专家表示,这种行为本质是掺假和以次充好,会降低产品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

●中消协提示:

首先,要检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经营资质,并查看《食品经营许可证》上载明的经营范围是否匹配,建议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处购买食品。其次,关注食品的标签信息,特别是商标、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等,了解产品基本情况,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套路二:社区团购“薅羊毛”;小心假劣产品

社区团购是依托电商平台、社群等工具开展的消费品团购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拼团形式,购买到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但在社区团购“光鲜”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商品质量差、虚假促销、低价倾销等,其中低价低质问题最为突出。

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于2021年9月从社区团购电商平台挑选了10款销量较好的低价洗衣液,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就洗衣液的总活性物含量及规定污布的去污力等2项核心指标进行了检测,10款样品的总活性物含量均未达到行业标准(≥15%)要求,最高的一款仅为9.8%,其余9款不足5%;10款样品中有9款在规定污布的去污力方面不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中消协提示:

消费者在进行社区团购时,要认真甄别、查看商家资质,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务情况,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服务规范、售后有保障的团购商家,谨慎选择微商、社交平台及个人组织的微信团购群。要仔细查看供货渠道和供货商资质,收货时要及时查验产品品质,如肉禽产品是否经过检验检疫、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有产品合格证等。要根据自身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囤积限期使用的商品,抵制低价的诱惑,避免过度囤积造成浪费。要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消费凭证以及与团购平台“团长”的聊天记录、产品的宣传介绍与服务承诺等信息,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进行维权。

套路三:“0元购”促销暗藏猫腻

一些价格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促销猫腻较多,看似让利消费者,实则“放长线钓大鱼”,用“免费”0元购”“秒杀”“充多少送多少”等作为诱饵,诱导消费者上钩。有的是质量特别低劣的不合格产品或是在服务质量上缩水;有的是产品免费赠送,但要使用该产品还需额外支付费用;有的是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办理了贷款或者分期付款;有的是诱导消费者充值大量的预付款;有的甚至是暗藏木马程序,消费者一旦点击链接或者扫码,将面临较大的财产安全风险等。

2021年1月27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五星街分会接到消费者袁女士投诉,称其逛街时看到有商家在宣传免费领取学习机,袁女士便领取了一台,但是领取后商家却让她充值2499元学习卡才能使用,袁女士只好向商家支付了2499元。袁女士质疑这是诱导消费,经消费者组织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全款。

●中消协提示:

要警惕商家的超低价甚至免费促销行为,仔细辨别促销的真伪,特别要了解是否附带其他条件等。对于涉及分期付款的,要全面了解相关规则,并衡量自身的偿还能力。要理性充值,对于“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充值的,要结合商家的信誉度、消费者自身经济能力和消费需求等综合考虑。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个人财产安全,不随意填写手机号、地址等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

套路四:不合理低价游让旅游变成“买买买”

近年来,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强迫购物、产品质量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合理低价游往往以“团购价”“零团费”“免费游”“旅游补贴”等噱头为包装,实际却暗藏着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如在行程路线、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或是在签订合同时将精彩、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变相加价。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出行体验,容易产生消费纠纷。

●中消协提示:

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应抛却贪图便宜的心理,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产品的品质,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双方的违约责任。若发现旅行社的合同存在不合理之处,一定要提前与旅行社协商解决,切不可盲目签约。

责任编辑:李佳榕
 

相关新闻推荐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

Copyright © 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安徽界首:朵朵“致富伞”撑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保价稳供 郑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  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中国区)颁奖会在京召开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非法经营数额达198万余元!浙江省消保委对童装售假者提起公益诉讼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在京召开  又现低价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白酒也想玩盲盒 花钱能买到惊喜吗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防汛救灾 坚守一线 河南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买到库存11年名表 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劳力士:手表生产日期应售前标注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扫码点餐暗藏“套路”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黑榜” 8家企业被曝光  城乡织密“文化网络” 全民共享“文化大餐”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遭遇婚纱公司电话营销 消费者起诉维权获赔1.1万元  搞“奥数式”售楼营销 福州悦珑湾被劝谕  湖北:餐饮消费、美容美发、直播带货成上半年投诉热点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免费赠送播放器 播放内容暗藏购药陷阱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佳溢诺”净水器促销陷阱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  新春走基层|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重庆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农业托管合同有了“示范文本”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  春耕抢农时 江淮沃野种下希望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单反相机“超卖”无法供货 消费者索赔获支持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